近日威克足践奥提军先,挺进局枪肌导若,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大型文献纪录片讲述了“大三线”建设时期铁道兵挑战交通禁区、克服千难万险威克足践奥提军先,挺进局枪肌导若,修建贵昆、成昆铁路,创造世界奇迹的光辉历史,还原了当年铁道兵战士挥洒血汗、舍身忘死修建铁路的真实场景。
“大三线”建设时期,作为铁道兵主力部队,铁一师(中铁十一局前身)奉命挺进大西南,先后参与了贵昆铁路、成昆铁路和昆明枢纽建设,全师指战员和战士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修建贵昆铁路
1958年5月,铁一师挺进云贵高原参加贵昆铁路建设。贵昆铁路起自贵阳,经安顺,水城,穿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区,直抵昆明,全长620.7公里,沿线奇峰深谷,地质复杂,工程非常艰巨。
参加施工的部队有铁一师三团、四团、步兵第一一五团、建筑给水营、工程通信连及配属的云南民工3.6万人。
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当时大部分建筑材料只能用人背马驮、独轮车和各种索道溜滑等方式运输。
由于建国初期,机械设备匮乏、施工技术落后,施工中,战士们只能用铁锹、钢钎、铁锤和风枪等简单工具作业,很多战士手上的皮磨破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结成了又厚又硬的老茧。
虽然,施工设备和技术落后,但威克足践奥提军先,挺进局枪肌导若他们依然用智慧和毅力创造了鸡头村隧道月成洞124.1米的纪录。
铁一师带领铁路工人和民工,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艰苦卓绝、昼夜鏖战,战胜千难万险,用双手筑起了连接云贵两省的钢铁大道,1966年3月4日贵昆铁路全线通车。
修建成昆铁路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做出加快内地铁路建设的战略决策,毛泽东主席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指示。9月,当一师在贵昆铁路的任务尚未结束,即奉命参与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北起四川省会成都,跨大渡河,金沙江,穿大小凉山,横断山脉,南抵云南省会昆明,全长1083.3公里,是威克足践奥提军先,挺进局枪肌导若我国西南建设交通大动脉。铁路沿线山高谷深,川大流急,气候多变,地质复杂。铁路迂回重叠,穿崖跨水,桥隧相逢,工程之艰巨在世界筑路史上罕见。
铁一师在成昆铁路进行铺架作业
1964年冬,二、三、四、五团、铁道兵独立机械团第三营(配属一师)、师机械营、建筑给水营、发电营、通信营、汽车营等单位,分别从贵昆线、羊场支线、东北小兴安岭森林铁路先后进驻昆段工地。
铁一师承建的成昆铁路拉旧大桥
铁一师承担昆明至一平浪,黄瓜园至新江两段121公里线下工程施工和226.56公里的正站线铺架工程施工任务。
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暗河、溶洞广布,隧道施工难度极大。在一次施工中,隧道中突然出现了地陷,为了营救战友,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冲了上去,遗憾的是非但没有救起战友,18位战士的生命被地陷无情地吞噬,他们的记忆永远定格在了50年前开山凿路的瞬间。
火车驶出碧鸡关隧道
1965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视察铁一师施工的昆明碧鸡关隧道,全师指战员备受鼓舞,隧道施工月进度从168米提高到206米,创建成昆线建设最高纪录。
因为隧道内比较潮湿闷热,战士们每次进洞都只穿个大裤衩。在防护设备异常落后的情况下,为了加快隧道施工进度,战士们在使用风枪凿眼时直接使用干风枪,隧道中灰尘弥漫,出洞时,全身上下都是汗水和灰尘,像是被泥水淋过一样。后来很多战士因为施工吸入太多粉尘,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矽肺病。
在那个物质资源非常匮乏的年代,为了保障部队食物供应,当地老百姓省吃俭用,无偿将蔬菜和喂养的肥猪送到部队,他们把铁道兵当作亲人一样看待。
1969年9月9日铺架列车顺利通过铁一师管区,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通车典礼在西昌举行。
位于云南省元谋县的黄瓜园铁道兵烈士陵园
中铁十一局职工到烈士陵园祭扫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成昆铁路110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像黄瓜园一样的烈士林园就有30多座,平均每一公里铁路就有一位铁道兵战士的忠魂守护着,仅铁一师就有224名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修建昆明枢纽
昆明枢纽为准轨、米轨组合带型设计,东起羊方凹站(今昆明东站),经昆明客运站,到昆明西站(工业站),正线长19.62公里,铁二院设计,铁一师一团施工,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路基土方与涵洞于1958年10月同时开工。
昆明枢纽线路大部分通过农田及厂矿区,施工时大量填料采用火车运进,施工主要依靠人工作业。为完成艰巨任务,战士们用最简单的工具,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根本没有时间调整和休息。
1961年3月,昆明枢纽下行正线路基成型,按正式标准改铺线路,年底竣工通车。
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编辑:李自鹏
请鼓励下小编,点个赞再走呗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